稻田土壤与整地

高产水稻对稻田的要求

     1. 高产稻田土壤的特点

    土壤是提供水稻生长发育所需养分的贮存库。土壤特性,如土层结构和厚度、蓄水保水性能、保肥供肥能力等,关系到 水稻根系的生长伸展和对肥水的吸收利用。高产水稻土壤有以下特点:

    (1)适宜的土壤渗漏性    土壤有一定的渗漏性,田面容易落干,增加土壤有毒物质的含量。一般认为高产稻田土壤日渗漏量为10-15毫米为宜。土壤渗漏性太小,质地粘重,结构紧密,通气性差,土温回长慢,肥料分解慢;相反,土壤渗漏性太大,砂性重,保水保肥性能差,肥料容易流失。

    (2)土壤肥力水平高    高产水稻土要求养分齐全,含量丰富,土壤酸碱度接近中性(pH 6-7.5),有机质含量为2%-3.5%,全氮含量为0.15%-0.2%,全磷含量在0.1%以上,全钾量在2%以上。此外,还应含有作物生长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,如硅、硼、锌等。

    (3)耕层深厚,结构良好    高产稻田一般要求耕层深15-20厘米。具有较深厚的耕层,有利于水稻根系下扎,扩大吸肥范围,加速土壤熟化,为水稻根系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,达到根深叶茂的高产要求。土壤结构良好便于干耕或湿耕,淹水后土层无硬块,泥不烂糊。蓄水保肥性能好,有利于养分释放,排水落干时,疏松细密,通气性好,有利于微生物活动。

    (4)土地平整,灌排方便    高产稻田田面高低相差不超过3厘米,以达到灌水均匀,搁(晒)田时排水及时,田中无渍水,利于水肥均匀分布。田块大小适中,一般不宜超过1/5公顷(3亩)。土地平整,渠系配套,灌溉流程短,保证供水及时,控水容易。水利条件良好,旱涝保收。

    2. 高产水稻耕翻整地技术

    一般高产稻田采用旱翻耕为主,与水翻耕相比,可以节省大量的泡田用水,有利于土壤晒垡熟化和养分的储存释放。漏水田可采用灌水后耕耙,有利于土壤闭塞保水。翻耕的时间要早,以秋翻为好,做到干耕晒垡,利于土壤熟化。一般翻地深度以15厘米为宜,翻耕作业要求不漏耕 ,不重耕,翻后地面平坦。旋耕整地土壤细碎疏松,能切碎稻茬并打入土中,土面平整,省工省钱,但层浅,易漏水,杂草多。生产实践证明,旋耕应与翻耕结合使用。

    水田翻耕晒垡后,土块较硬,僵死泥块较多,同时存在开沟闭垡,地面不平,必须通过机械水耙才能破除僵块、耙平田面。应当多次耙田,横竖结合,消除僵块,泥肥相融,地面平整,高差不超过3厘米,上糊下松,泥烂适中,有水有气。

    盐碱地稻田要进行泡田洗碱。一般在春季移栽前排水洗碱2-3次,每次泡田1-2天,水层深度7-10厘米,最好下田搅混水后快速排水,不留尾水,排水洗碱后,应灌足水,以防返盐。

LandPrep